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爱游戏网页入口 > 联系我们

10年成长5倍!公平贸易巧克力渐受重视

作者:张国荣 时间:2022年11月26日 02:25

“Green & Black‘s Maya Gold ”巧克力棒是世界上第一项具有公平贸易认证的可可产品,于1994年正式进入全球市场。   图片来源:vegside.world 根据Mintel全球新品数据库统计,“季节性或特定节日”仍是目前全球巧克力新品的产品主要诉求。但对于符合自身价值观的“社会人道(29.3%)”、“生态及资源永续(27.4%)”、“友善环境产品(25.4%)”等诉求新品比例的大幅度提升,也显示著新一代消费者对于购买商品的动机及商品背后的意义也越加的重视。

随著世代更迭,从战后婴儿潮、X世代发展至千禧世代,在时代背景的推进下,人们的生活型态、价值观,甚至于消费趋势也都随之改变。而这样的转变,也悄悄地影响全球巧克力的市场发展方向,在追求天然、健康之外,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的“走心”浪潮,更促使产业界纷纷回头审视巧克力供应链长久以来引发争议的人道、环境问题!

主打节日刺激买气是不变策略,但产品“走心”浪潮你准备好没?

根据Mintel全球新品数据库统计,2019年全球巧克力新品共有13,881项,对比2010年8,990项,新品数足足增加5成,其新品数增加除了暗示著市场竞争越趋蓬勃外,从主要新品诉求中,也可以观察到“季节性或特定节日”仍是目前全球巧克力新品的产品主要诉求,可见主打节日、刺激买气依然是这10年来不变的策略。

但值得关注的是,随著世代更迭,人们的消费水平日渐提升,人们对于巧克力的需求也越趋分众、多元,而追求更健康、天然更是全球巧可力新品正积极进攻的方向。针对巧克力中常见的坚果、花生常引起消费者过敏不适的状况,也使得诸多新品开始诉求“减少过敏原”。此外,在追求更天然、健康原料的风潮下,也开始有新品标榜透过“有机”方式种植可可原料。

不过,从数据中除了可看出,消费者对于更为健康、高档的巧克力产品需求上升外,对于符合自身价值观的“社会人道(29.3%)”、“生态及资源永续(27.4%)”、“友善环境产品(25.4%)”等诉求新品比例也有大幅度的提升,更显示消费者在乎的除了商品实质所带来的影响外,对于购买商品的动机及商品背后的意义也越加的重视。其中巧克力产业所面临的“公平贸易”问题,不仅引发消费者、品牌、通路甚至于NGO团体的共同关注,更使得衍生的“社会人道”诉求从10年前的3%,大幅上升至2019年到达29.3%,近乎3成新品皆以此作为号召外,10年间此诉求的新品数量更成长5倍。

社会人道议题受关注,NGO行动带动品牌方响应!

根据2015年《Cocoa Barometer》的统计,一块巧克力最后的利润,零售商拿走了44.2%、制造商拿走了35.2%,而农民只剩下6.6%。若再进一步对比1980年代,农民可获得16%的巧克力利润来看,可以见得尽管全球巧克力市场不断提升,但农民所能分到的利润配额反而却是下降的,显示整个产业链的不公平仍未被解决,微薄的收入让农民难以维持生计,也连带造成奴隶、童工等现象!


全球约有90%的可可豆是由约600万农民在小型家庭农场上种植的,可可豆可以说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作物。 (图片来源:国际公平贸易组织官网)

为此国际公平贸易组织(Fairtrade)也积极投入推动可可的公平贸易认证,除了保证可可的可可最低收购价,也透过认证制度让品牌得以透过标章,揭露其产品在环保、人权等议题上响应。1994年,第一项具有公平贸易认证的可可产品“Green & Black's Maya Gold ”巧克力棒正式进入全球市场,更让全球巧克力产业在追求永续的发展进程上有了启发性的一步。


透过公平贸易制度,国际公平贸易组织致力于改变巧克力产业的不公平现况。(影片来源:Youtube /Fairtrade Foundation)

而国际公平贸易组织、雨林联盟(Rainforest Alliance)等NGO团体的行动,除了促使消费者关注产业链的所面临的人道、环境议题,也使得许多品牌如,玛氏(Mars)、雀巢(Nestlé)、好时(Hershey)等巧克力大厂纷纷宣示将停止采用童工种植、采收的可可作为原料。

后续在2005年,于荷兰创立的巧克力品牌“Tony’s Chocolonely”更凭借着“100%无奴隶巧克力(100% slave-free)”以产品的社会人道诉求,企图改变产业、让全世界正视巧克力产业的童工奴隶问题。


荷兰市占第一的东尼巧克力,是为了打破非洲可可产业中存在的童工奴隶现象而成立。巧克力刻意做成不守则形状,以此传达可可产业中的不平等现象。图:食力/提供

巧克力大赏也能收买人心,通路温情攻势也能塑造话题

除了品牌方响应社会议题做出改变外,许多通路商在行销策略上,也开始大打“走心”的温情攻势!

2019年,家乐福推出的巧克力大赏便跳脱以往思维,选择与长期关注童工议题的荷兰巧克力品牌Tony's Chocolonely及台湾在地品牌如福湾巧克力、曾志元巧克力、JL Chocolate等合作,以企业社会责任、辅导在地小农作为主题,短短2周时间便达到60万销售额。由此也应证了现今的消费者在追求口感、口味外,产品的理念、价值观也确实牵引著消费者的选择!

而随著巧克力市场卷起这股“走心”的浪潮,各品牌要掳获消费者除了更在意产品本身的功能性外,如何让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达到共鸣,并从中创造市场机会,也成为各品牌、通路未来避不开的挑战!

图:食力/提供

全球约有90%的可可豆是由约600万农民在小型家庭农场上种植的,可可豆可以说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作物 根据2015年《Cocoa Barometer》的统计,一块巧克力最后的利润,零售商拿走了44.2%、制造商拿走了35.2% 随著世代更迭,人们的消费水平日渐提升,人们对于巧克力的需求也越趋分众、多元

本文由:爱游戏网页入口 提供

关键字: 爱游戏网页入口|爱游戏官方网站

上一篇:爱游戏网页入口app:总统:政府自购及日本提供AZ今明到货 累计疫苗量超过700万剂 - 政治 - 中时

下一篇:爱游戏网页入口手机版下载:不顾车上年幼女儿 通缉犯骑车拒检撞警 警开3枪制止逮人 - 社会 - 中时